圖為華北樹齡最大的杜松。 劉洋 攝
圖為在半山坡上生長的杜松群。 劉洋 攝
  中新網張家口11月22日電(譚地 劉洋) 在河北省壩上地區尚義縣生長著“華北第一古杜松群”,杜松生根在岩石縫中,最長樹齡超400年。21日,記者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探訪該片杜松群。
  在尚義縣小蒜溝鎮下烏拉哈達村南半陽坡處的石質山區上,筆直矗立的杜松群猶如一座座綠色寶塔。尚義縣原林業局局長王忠告訴記者,杜松是我國北方稀有樹種,樹狀呈尖塔形,屬柏科刺柏屬,溫帶山地針闊混交林常綠喬木樹種,不易人工種植。該片杜松群為天然杜鬆林,面積約1.3公頃。有大樹483株,平均樹齡100年以上。
  王忠介紹,尚義杜松群被林業專家載入《河北省志·林業志》、《河北古樹志》和《張家口古樹奇觀》,且被認定為河北唯一的古杜松群,堪稱“華北第一古杜松群”,2006年,張家口市林業局將尚義杜松群列為張家口市特級保護古樹。其中樹齡在400年以上的有兩株,最大的一株杜松高13米,樹圍240釐米,粗大的樹根猶如從中間被劈開一樣,但頂部依然綠意盎然。樹齡超過200年的有11株,平均樹高5.5米。
  下烏拉哈達村一位王姓村民在這裡生活了63年,他告訴記者,杜松和其他松類不同,沒有松果,只有特別細小的松子,人為栽種難以成活。而這片天然杜松群,相傳是候鳥吃了杜松籽,途經此地,松籽隨糞便落入石縫中而生存下來,最初只有一棵,天然繁殖,歷經數代,形成杜松群,因此大家將杜松看作是生生不息的“風水樹”。
  該村民介紹,這些樹的年齡比生活在這裡的村民時間還久,而且一年四季常青,在岩石縫中經歷風吹雨打都還屹立不倒,是村子圖騰一樣的存在。
  小蒜溝鎮黨委書記通文學介紹,村民對杜松充滿尊敬,每代人都自覺守護杜松,不去動那裡的一草一木,環境免於人為破壞,古樹得以繁衍。同時鎮里的一系列禁牧防火措施,以及有關專家對古樹進行研究考察,提升了社會各界對杜松的保護意識,最終形成奇觀古杜松群。(完)
(原標題:探訪華北第一古杜松群 最古樹齡超400年(圖))
編輯:SN146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b50obxmx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